“昆明慈善•云南明德华夏教育”专项基金

备案编号:515301006787147288A24002

已筹款(含线下): ¥200.00

已使用: ¥0.00

余额: ¥200.00

其中:¥165872900元市防控指挥部正在研究使用方案,随后陆续公布;其他为当日捐赠资金商定协议中

爱心人次:4

拨付次数:0

项目有效时间:2025-05-09-2028-05-09

项目类型:助学

金额
月捐
用微信“扫一扫”进行月捐

最新项目更多>>

  • “昆明慈善•云南明德华夏教育”专项基金

    已筹款:¥200.00
  • “昆明慈善•农林牧渔帮扶”专项基金

    已筹款:¥0.00
  • 基本信息
  • 项目收支
  • 物资公示
  • 项目进展
  • 相关资讯

一、成立基金的背景

看到,多少家长面对孩子教育茫然痛苦,每日忧心忡忡不知如何化解;多少老师面对家校共育烦恼无助,家与校之间隔着一堵厚厚的“心墙”;多少孩子在荒废着少年时光,惘然不知人生的艰难、未来的荆棘;多少地方的人们还没有学到传统文化,甚至没有读过一本经典;多少家庭正渐渐遗失传统的家风家道,甚至孝悌之道也不能守。究其原因如下:

1、中国教育当前面临多维度的危机

 高考制度主导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日均学习时间达10小时),心理健康问题高发(如焦虑、抑郁比例上升)。  

评价体系单一,过度依赖考试成绩,忽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导致教育与就业需求脱节。

用人单位过度看重学历和名校背景,导致“查三代”(本科学校背景)现象普遍,加剧升学竞争与教育分层。

优秀教师、肯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偏少,青年教师流失率高,培训投入不足(仅占教师总数的0.5%)。

2、家长、孩子、教师、学校的具体困境

家长:焦虑与角色错位,90%家长陷入“焦虑式育儿”,过度干预学习(如日均陪学3小时),导致孩子依赖性强、自主能力缺失。  

沟通断层:70%青春期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家长常用“快写作业”“别玩手机”等命令式语言,加剧亲子矛盾。   

商业化教育依赖:家长过度依赖校外培训机构,部分家庭甚至通过“关系”挤占重点班资源,破坏教育公平。

孩子:心理健康与成长异化  

心理健康问题:超负荷学习导致抑郁、厌学情绪普遍,部分学生因压力采取极端行为(如自残、威胁跳楼),超过30%的学生有抑郁症倾向  

价值观扭曲:攀比文化下,“起跑线”竞争从幼儿园开始,部分学生形成功利性学习观,缺乏内在动力。  

网络与性教育缺失:互联网不良信息侵蚀青少年价值观,性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导致行为偏差(如初中生模仿“小黄文”现象)。

教师:职业压力与角色困境   

职业尊严受损:家长不尊重教师现象频发(如公开辱骂、威胁),部分教师因惩戒学生被录像举报,被迫“不敢管”。  

行政化束缚:地方政府将升学率作为政绩指标,学校被迫追求分数,教师教学自主权受限。  

专业发展瓶颈: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部分教师难以适应信息化教学需求,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学校:生态恶化与创新阻力  

同质化危机:统一考试标准导致教育模式僵化,难以培养多样化人才,创新型学校(如乡村实验校、民办校)面临政策与资源限制。  

家校关系紧张:家长过度干预学校管理(如分班、教学方式),学校在处理违纪学生时需平衡家长诉求与教育原则。  

3、评价体系改革滞后  

传统评价方式难以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如AI技术),如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仍是难题。

中国教育的危机不仅是制度问题,更是社会价值观与教育生态的综合反映。唯有通过系统性改革与全社会协同,才能构建更公平、健康的教育环境。

二、成立基金的意义

切实落实习主席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消除中国教育的痼疾,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既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学习和借鉴辽宁省大连市太阳谷华夏学校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传承中华文化,培养经世大才,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家校社协同育人,培养一代代“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同时为中国教育正名,为中国教育改革作出实质贡献。

、基金的宗旨和用途

宗旨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更多的孩子享用更好的教育。

用途

1、收购一所有九年制义务办学资质的民办学校,成立“西南华夏学校”,传承西南联大精神。学校使命:传承中华文化,培养经世大才;校训:读书做圣贤,立志报家国;办学理念:融汇东西方教育之精华,实践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2、学校日常的运营维护。实行寄宿制,老师、教工的工资(含五险一金)和食宿,学生的食宿,学校的水电费、办公费等正常开销。

3、学校师资培训及研发、建立学校教育三大体系:心性教育经世大才人才体系 心性教育专业师资培养体系 、家校共育体系

4、成立心性教育师资培训工程,免费为全省、全国教师提供培训。

5、成立中国式家校社共育志愿者团队,为全省各地的学校提供优质服务。

5、为云南贫困学生、残疾学生提供资助优先资助低保户、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覆盖学费、书本费、生活费及住宿费

6、改善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及设备学校修缮等,提升教学环境。

7、在有结余的情况下,适时开展公共救护培训、志愿者培训、重大危机事件和灾害事件的医疗救援等公益慈善服务活动。

、基金救助或帮扶对象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适龄孩子,包括但不限于贫困和残疾学生。

、救助标准

根据基金的使用方向制定不同项目、不同群体、不同程度救助金额或者物资。

六、基金来源

(一)国内外自然人及企业法人机构、组织的捐赠。

(二)拍卖、义卖捐赠物品所得的收入。

(三)基金增值收益。

(四)核准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及其它合法收入。

、基金募集目标及时间

(一)募集目标金额:500万元。

()时间:2025年5月9日-2028年5月9日。

八、剩余财产处理和最低执行标准

本项目“最低可执行金额”为 2000元,若最终所募善款少于“最低可执行金额”或结项时善款少于“最低可执行金额”,善款的变更使用方向为用于昆明市慈善总会相同类别项目执行

九、救助实施和比例

(一)昆明市慈善总会行政经费5%。

(二)基金管理办公室行政经费2%、基金宣传3%。

(三)用于救助、公益项目90%。

十、申报流程

(一)直接现金救助:需要救助的对象提出昆明慈善•云南明德华夏教育专项基金救助申请审批表》及相应证明资料,由专项基金办公室审核,提出救助意见,报昆明市慈善总会审定后对公直接拨付至救助对象银行卡。

(二)开展活动(项目):基金办公室提出书面的实施方案报昆明市慈善总会审批,总会综合办公室出具批复,用款资料齐全后基金管理部填写统一格式的基金拨付审批表,财务部复核基金余额是否足够支付该项请求,审批流程完成后,财务部在规定时限内拨付救助。

(三)活动(项目)结束后基金办公室报活动总结及相关资料至昆明市慈善总会基金管理部。

十一、基金管理

(一)昆明市慈善总会总体负责基金的审核设立、基金的合规使用和监督、监管。

(二)设立“昆明慈善•云南明德华夏教育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

主任:刘芳杏(昆明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

执行主任:陈卫菁

副主任:舒凤婷(昆明市慈善总会财务部部长)

李丽(昆明市慈善总会基金管理部部长)

执行副主任:戚占能

成员由双方财务人员共同组成

办公室主要责任为发起、募集基金,参与基金日常运营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基金办公室可聘请顾问,可增补副主任及关联部门工作人员。

(三)基金申请人基本信息

申请人:勐海悟金索嘉茶业有限公司

负责人:李婉榕

职务:董事长

手机号码:189****2942

基金管理办公室地址:昆明市官渡区民航路499号峨山酒店二楼。                         

十二承诺

本基金以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更多的孩子享用更好的教育为宗旨。坚特党的领导、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善款专用、精准帮扶、自愿捐赠、接受监督的原则。通过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一定范围内的网上募捐、公益义卖、义捐等形式多样的筹募活动,聚集社会爱心。我们将加强监管,公开透明的用好每一分钱,把善事办好,让捐赠者放心,让社会满意!


项目收支

查看更多>>

物资公示

查看更多>>
0条捐赠信息,0件物资

项目进展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接收方

关闭

捐赠方

关闭

昆明市慈善总会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42号(昆明市社会福利院内一号楼) 邮编:650051

捐款热线:财务部:0871—68323832 秘书处:0871—63821338 基金管理部:0871—63823827 电子邮箱:Kmcszh@163.com

滇ICP备11002593号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